1. 您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2. 新闻中心
  3. 人道纪实
  4. “啥都没带出来”一箱应急物资成为灾区安置点最重要“家产”

“啥都没带出来”一箱应急物资成为灾区安置点最重要“家产”

来源:王达 2021-07-26

▲ 河南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村受灾严重

洪水来临时,80岁的曹爷爷,只来得及携老伴随村民一起撤离。

“啥都没带出来,户口本都给泡烂了。”曹爷爷是河南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村民,两个儿子在郑州打工,家中仅有他和老伴。

7月21日,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来临时,他甚至连家里的现金都没来得及取出,就被村干部领着,和其他村民一起紧急转移到了村委会新建但尚未启用的办公楼里。这也是水道口村唯一的受灾群众安置点,里边暂住着200余位家园被毁的村民,绝大多数是老人、妇女。

曹爷爷和老伴就住在其中一间,不大的面积里,摆了5张床和18个地铺,每个地铺之间的距离不足30厘米。因为年龄较大,他们得到了其中一张床,是别人帮忙从已坍塌的房屋中抬来的。

▲ 曹爷爷和老伴在集中安置点

“现在最缺的,就是折叠床、驱蚊灯和夏凉被等生活物资。”村支书说,该村共有1000余人,受灾程度达95%,是巩义市受灾最重的几个地方之一。目前,安置点统一起伙,21日便已开始供应热食,23日又新建了4个临时公厕,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因为撤得急,很多村民连基本生活用品都没带全。

“灾情发生后,我们按照响应级别,迅速启动赈济家庭箱项目,从湖北、山东、甘肃等地调配首批5000只箱子驰援河南,其中4000只在郑州发放,1000只在新乡发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红基会”)救灾工作组胡星奇介绍,根据灾情判断,中国红基会计划向郑州、新乡、鹤壁等地提供约5万只赈济家庭箱,其中第二批11000只于26日运抵,第三批32400只也在紧急采购之中。

25日上午,曹爷爷所在的水道口村安置点村民,领到了这批远道而来的赈济家庭箱,附近村民也闻讯赶来,协助卸车、搬运、登记填表,并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至屋中。

▲ 中国红基会赈济家庭箱在河南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安置点发放

“我们也是这里的村民,虽然这批箱子要优先提供给安置点的群众,但大家乡里乡亲,所以专门过来帮忙,也特别感谢政府、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水道口村的关注,相信一切都会再好起来。”村民吴先生说。

因为年龄较大,曹爷爷获得优待,很快就领到了箱子,并由志愿者(附近村民)帮忙送到房间。

“有拖鞋、碗勺牙膏牙刷……”坐在床上,曹爷爷现场开箱,一样样打开清点,递给老伴。出来时啥都没带,这一箱看似普通的生活物资,将是他们短期内在安置点最重要的“家产”。

▲ 河南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陆续收到中国红基会赈济家庭箱

“这被子质量真好,晚上就能用上了!”看到曹爷爷最后从箱子中拿出一条漂亮的夏凉被,舍不得拆封,一位围观妇女突然开口。她是曹爷爷的邻铺,只铺了一床薄薄的褥子,又潮又脏,隔着坚硬的地板砖,连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如果里边再有点蚊香和消毒用品就好了。”一名村干部踟蹰开口,因为是夏天,又是洪水过境,山蚊子肆虐,加上家里的生活用品和家具都被淤泥泡过,驱蚊和消杀用品的需求很大。

“好!这一批来不及,这批是直接从附近几个省的备灾库调拨过来的。我们考虑到了,之后的赈济家庭箱都已安排加了这些消毒和防护物资。”工作人员现场回应着。目前正在进行采购的32400只家庭箱中,已经加入了蚊香、口罩、消毒湿巾、乳胶手套和84消毒液等。

“每一次救灾,在基本生活用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根据受灾地区群众的需求进行临时调整,比如在四川,可能就会多上两瓶泡菜,能开伙的话,会有米面油。”胡星奇说。

赈济家庭箱是中国红基会的传统赈灾项目,目前向河南调拨首批5000只已运抵发放,第二批、第三批也在运输或采购当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也在灾情发生后,向河南紧急调拨了6000个赈济家庭包及单帐篷、毛巾被、夹克衫等,已悉数发到受灾群众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支红十字救援队也在灾区持续开展水域救援、防疫消杀和赈济分发等救援工作,目前已搜救和转移受灾群众3万余人次。

 

文字、摄影:王达

回到顶部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注册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重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