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和保护最易受损人群的生命与健康,是“红十字天使计划”的核心宗旨。目前中国红基会的健康干预类公益项目主要支持改善边远不发达地区乡村基础医疗条件,旨在构筑最易受损人群生命与健康保护的底线。
红十字生命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聚焦红十字会主责主业,在“三救”“三献”工作中进一步突出生命教育,彰显“三救”“三献”工作的生命教育功能,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倡导“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生命接力”等文明新风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有4.5亿农民看不起病,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乡村农民陷入贫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据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份调查显示,当地60%的农民看不起病,1/3住不起医院,山区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率达74.1%。由于贫困,当地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低,常常是小病不治疗,拖成大病才往县以上医院送,而离农民最近的乡村诊所和卫生院却解决不了农民的就医问题。乡村卫生院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太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是许多乡镇卫生院的老三件。”有的卫生院连基本的化验设备都没有,屋顶破烂漏雨,长年失修。一些乡村没有卫生站,医生只能在自己家里给人治病。一些严重的病,乡村卫生站、卫生院诊断不出来,误诊误治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患者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为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出大型社会公益项目——“红十字天使计划”,旨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募集资金和物资,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儿童提供医疗援助。捐建“博爱卫生院(站)”是“红十字天使计划”主要的公益援助项目,通过社会募集资金,在贫困乡村援建“博爱卫生院(站)”房屋,并通过后续援助的形式,募集医疗设备、药品,改善贫困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
为积极协助中国政府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2006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医疗培训机构及关心中国农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企业共同推出——“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科学技术和人道公益的携手,是“院士+博爱基金”最显著的特色。基金LOGO的设计思路,也仅仅围绕这个特点。LOGO的主体是一个变体的“S”,英文科学Science的首字母,中间的连接部,是一个红十字的变体,代表红十字运动的人道公益精神,而开放的红十字结构,象征着开放、创新、不断前行的人道服务体系,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两个紧紧契合的半圆,也隐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阴阳鱼形象,凸显了基金的中国特色。红色代表着生命,正与“院士+博爱基金”强调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宗旨一致。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部署,以及农业部和中国奶业协会发起的“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号召,伊利集团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伊利营养2020”精准扶贫项目升级为“伊利营养2030”平台型公益项目,升级后的项目旨在通过营养物资捐赠、健康知识科普、梦想关爱行动三大举措,汇聚多方力量,用营养守护孩子的梦想,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守护者”,让公益更有益。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生命保护意识,助力健康中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牵头研发设计出集合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体的应急救护设备“应急救护一体机”,配备的AED可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功能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积极推动开展“应急救护一体机公益项目”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商区、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支持应急救护工作,促进应急体系建设,共同守护生命健康安全。
为践行保护生命与健康的宗旨、对徐荣祥教授所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救死扶伤精神的传承,美宝国际集团所属北京美宝烧伤创疡研究与中国红基会共同设立“徐荣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旨在发扬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先进生产力作用,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推动我国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及烧伤创疡医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意外伤害已成为少年儿童的头号杀手,其中车祸等意外伤害已取代过去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成为危害0-14岁未成年人安全的首要原因,而5-14岁的少年儿童的意外死因主要是车祸。交通事故约80%是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理避免的。
中国红基会以关注和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崇高使命,不仅关注处在疾病状态中的贫困农民和儿童,也关注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城市人群。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亚健康人群中普及推广健走知识,组织开展健走活动,让更多的人从行走中得到健康和快乐。
为了填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关于健康生长发育教育的空白,帮助那些因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治疗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给予重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成长天使基金”,通过募集社会爱心捐赠,资助我国贫困家庭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改善身高状况,支持国内生长激素缺乏症预防检测项目,为提升中国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2018年,浙商总会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浙商博爱基金”。该基金旨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突出“互联网+”理念,为浙商参与人道公益事业搭建平台,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帮助最易受损者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
中国肝癌患者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以后,TACE介入治疗被国际医学领域确定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案,随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肿瘤介入医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院士博爱基金”的影响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于2017年3月24日共同设立启动了“恒瑞介入关爱基金”。该基金是继由1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倡导发起设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院士博爱基金”成立以来在“院士+”平台上发展的首个专项基金,充分体现了“院士+”平台的效应及影响力。该基金的宗旨是通过关注肝癌介入临床科研和学术研究,关心中青年介入医师技能提升,关爱肝癌患者健康,以推动我国肝癌诊疗水平发展。
“福佑新生——晚期肿瘤患者科普教育公益项目”(以下简称“福佑新生项目”)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满足肿瘤患者需求,联合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普及晚期肿瘤相关科普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疾病认识,鼓励患者以积极心态抗击肿瘤,提升生活质量。
为更好的建设乡村卫生医疗体系,改善农村卫生健康状况,推动城乡、区域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助力共同富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红十字天使计划”的工作基础上,联合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发起“博爱基层公卫援建计划”,进一步协助推动乡村公共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援建红十字博爱健康e站,运用数智化技术手段建立“县乡村”三级远程诊疗及基层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通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远程医疗的应用及慢病、公卫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