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2. 新闻中心
  3. 人道纪实
  4.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推进中国特色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推进中国特色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06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推进中国特色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贝晓超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党支部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坚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扩大和丰富人道资源的动员和供给,为推动中国特色人道公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基金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引导党员干部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2021年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2022年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四强”党支部。

  坚持生产要素创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动管理数智化。基金会进一步加快从内部管理信息化向组织系统、业务流程、项目管理、品牌传播等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项目执行手段及工作方式信息化,使项目在业务端、资金端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加快治理效能提升。逐步提升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应用能力,联合腾讯、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红十字急救宝”“社会应急力量数字救援平台”等项目场景的应用,推动以捐赠方为中心的体系建设,不断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和服务供给效率,逐步推动基金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打造“数字红基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注重服务专业化,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基金会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持续优化项目服务内容,进一步提高服务专业性和对象精准性。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基金会为防疫一线提供个人防护用品1490.6万件,检测试剂、消杀用品200余万份,援助负压救护车等专用车辆255辆,ECMO等医疗设备485台;安排2.04亿元资助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等14所定点救治医院,拨付5.9亿元救助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截至2022年底,累计资助大病儿童超过16.6万名、困难大学生3714名,培训乡村医生、儿科医生、校医等基层医生超过100万名;援建博爱卫生院站3063所、景区红十字救护站274所,配建红十字书库5199套,赈济家庭箱24.6万余只;在公共场所配置应急救护一体机2700余套,为支持交通运输部“春运交通救护伴行”活动发放22万只出行便携急救包,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守护人民群众安全。

  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项目品牌化,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金会加快推进“红十字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爱眼护眼工程”“罕见病关爱行动”等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安心社区”“安心校园”“红气球挑战赛”“安全童伴”等“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项目,加快AED、应急救护一体机在公共场所覆盖,升级“红十字天使计划”“赈济家庭箱”“博爱卫生院站”“天使之旅”等传统品牌公益项目。2018年起,基金会开始探索全国红十字系统品牌公益项目的互联网筹资试点工作,发起“伙伴+”计划,激励培养地方红十字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建设和互联网筹资能力建设,2022年,协助发起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一届“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单次活动线上线下累计筹资2.3亿元,近五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累计互联网筹资超过8.37亿元。

  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提升平台国际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金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陆续设立“丝路博爱”基金、“国际抗疫援助”基金,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援助项目遍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叙利亚等54个国家。其中,新冠疫情期间,基金会向遍及五大洲的44个国家发运抗疫援助物资。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基金会将继续开展海外人道援助项目,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到顶部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注册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重置密码